本站讯 众所周知,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工程,但是在吉林省扶余市,由于政府不作为,几个政法系统官员及其家人居然成了名副其实的钉子户,导致棚改15年都不能回迁,回迁户们叫苦不迭,棚改这个惠民工程居然成了害民工程!自2018年9月以来,央广新闻、神州网、法制与社会、一点资讯、北京时间、今日头条等诸多媒体曾经多次曝光此事,吉林省软环境办也曾专门召开会议督促解决此事,但时至今日,扶余市华夏棚改项目依然如故。人们不禁要问:难道扶余市一个小小的棚户区改造项目,也需要中央批示才能解决?当地百姓和地产商因此热切的期盼着中央督查组的关注。
棚改项目居然成了城市的癞疮疤
扶余市城区的太祖路,是城区内主要的繁华街道。公开资料显示,早在2007年3月30日,扶余县(后改为市)人大通过的“扶余县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的决定”,就已将太祖路上的德卡小区工程即“华夏区块”列为棚户区。同年,扶余市政府将这里列为棚户改造区,即“华夏棚户区”,共28300多平米,300多户,政府承诺第二年年末就能改造完迁回。之后,地产商按照合同要求建起楼房,将拆完房子的270多户居民安置完成,唯独沿街的这趟门市房迟迟拆不动。这趟沿街房有三千多平方,加上后院几处房子和院落,约一万多平方米,共30多户。这30多户等待回迁的回迁户,一等就是15年之久,而且还不知要等多久!
初秋的九月,记者站在繁华的太祖路上看到,一排一百多米长的三层沿街门市房异常破败。被拆掉门窗的窗户,脱落了瓷砖的漆黑的外墙,曾用来遮挡门窗的几片塑料布挂在墙上随风劲舞,二楼阳台处长满了杂草和灌木,一楼紧锁的卷帘门上锈迹斑斑且落满了灰尘,有的用木板或破布帘子作门挡在门口,有的没有门窗的房间里堆满了垃圾,还伴有阵阵恶臭......只有少数门市房仍在使用营业。这一切,与周围的高楼大厦、绿树成荫的街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政法系统官员充当钉子户
采访中,当地百姓和地产商告诉记者:华夏区块之所以成了繁华街道上的癞疮疤,主要原因是“地头蛇”作怪——这里的一些政法界官员和其家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充当钉子户。他们说:真正在此居住的老百姓是同意拆迁的,也都搬走了,而不同意拆迁的恰恰就是那些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人,他们多数是在此购买了门市房的官员们,是地地道道的“地头蛇”。他们不同意拆迁的目的就是想多要补偿款。地产商多次向政府打报告,要求政府尽快拆迁,政府却以种种理由拖延拆迁。
提起此事,地产商也是一肚子苦水:没有政府的强制执行是难以拆除的,因为购买门市房等待坐地涨价的官员们,有的在县委、政府部门上班,有的还是公检法部门的领导。其中,刘秉林是原扶余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队长刘春水的父亲,现在是扶余最大的地产商,苗月华则是原扶余市法院常务院长王安军的夫人。苗月华家还在这里买了两个门市房。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,这两个门市房价值一百多万元,而苗月华家只花了5万块钱,却等待着坐地卖高价。一位回迁户偷偷地告诉记者,开发这里的地产商是惹不起他们的,就这么一直拖着,县委县政府也协调不了,最终坑害的还是他们这些回迁户。
政府不作为反而倒打一耙
采访中,知情人还告诉记者一个更加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:“钉子户”们坐等卖高价,扶余市政府不去做工作或收拾、处理官员,却反而起诉地产商违约,居然把责任推给了地产商。2021年7月,吉林省德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(简称德卡公司)突然收到一份令人感到离奇的起诉书,扶余市政府居然起诉德卡公司违约,称其构成根本违约,要求解除其与德卡公司于2007年签订的产权置换协议,赔偿其1.6亿多元巨额损失(案号:2021吉07民初84号)。
对此,地产商德卡公司感到十分的冤枉。该公司向记者提供证据并介绍说:华夏棚户区2007年至今没有拆完,迟延履行置换协议的原因是扶余市政府没有完成拆迁造成的,怎么能反而起诉我们呢?对于这些政法系统的要员,政府不去做他们的工作,致使他们带头当起了钉子户,导致拆迁未能完成,进而导致产权置换无限期的延迟,反而起诉我公司根本违约,这是倒打一耙的老赖做法!
采访中,德卡公司向记者提供了2007年6月21日扶余市建设局棚户区拆迁公告和2015年1月14日发布的扶余市政府关于《扶余市城区德卡华夏(原德卡小区棚户区)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》的公示。根据这两份文件,该棚户区改造是由政府主导拆迁工作,由政府拆迁补偿完毕后交由地产商建设。但是,扶余市政府的不作为或称懒政、惰政,不仅使30多户居民处于无法回迁的尴尬境地,也使地产商蒙受了巨大损失,地产商和居民们说。
据了解,为了早日解决此地回迁户的难题,德卡公司曾经多次给扶余市政府打报告,请求政府依据法定责任早日依法完成拆迁,但是扶余政府一直拖延拆迁。为了解决华夏区块回迁问题,德卡公司不得不向吉林省软环境办反映问题。2019年3月份,吉林省软环境办公室专程到松原协调、督办此事,省软办和松原市、扶余市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,经过省软办领导协调,扶余市政府承诺在2020年3月份前完成拆迁。但时至今日,仍有10户没有与政府达成拆迁协议,其中四户据说都是有点背景的,成功的阻击了这次回迁。四个“钉子户”的利益抵顶着30多户拆迁户的回迁梦,致使百姓们苦等了一年又一年,回家的梦成了泡影!
“我们就盼望督查组早点来!”
采访中,记者听到的最多的、最扎心的话是“我们要回家!”
一位开药店的女士称,这里环境太差,多数门市房门窗都没了,里面成了垃圾场,成了厕所,尤其是夏天,臭气熏天,没人来这地方买东西。
居民李树军介绍,他家房子是上下三层楼,搬走了,把门窗都拆了,后来一看老是拆不了,现在又回来在一楼住着,没有暖气,冬天太冷了,地方又小,太受罪了。
按照国务院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》规定,拆迁人应当向房屋的被拆迁人支付一定数量的临时安置补助费。然而,回迁户们反映,这么多年在外租房子住,也没得到过一分钱的补助。
与这些未回迁的相比,已经住上楼房的回迁户该满意了吧?一位刚买菜回来的大妈说:“你看看这环境,这么大的地方空着没人管,里面长满了杂草,夏天蚊子苍蝇多,出门就看见这一大排破楼房,那边一楼都成了垃圾场和厕所,一刮风就闻到臭味。”
记者发现,新建的楼房和未拆除的三层楼之间有几十米的距离,中间用篱笆隔开,篱笆这边停放着小区居民的车辆,但是路面没有硬化,下雨泥泞不堪;篱笆的另一面长满了杂草,垃圾满处飞......
已经住上楼房的王先生反映,他们已经在这住十多年了,到现在房屋产权证也办不了,去政府反映了多次,政府就是推脱。“环境也不好,房照也办不了,虽说是住上楼了,还不如原先住平房省心,没那么多烦心事。”王先生的爱人如此表示。
一位自称宋宇坤的回迁户告诉记者,她家是最早搬走的,政府承诺第二年年底迁回来,没曾想,一等就是15年。宋宇坤称,她家有两处门市房,每年还能收取二三万块钱的租金来维持生活,因没有其它收入,搬走了以后,也就没有了生活来源,她家男人因为这个心里窝火得病去世了。说到动情处,宋宇坤突然向记者跪下,请求记者能帮她们向督查组反映情况。宋宇坤说:因为他们这些拆迁户每年都去政府找,政府都说让回去等着,现在刚换了新书记,本希望新书记能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,为老百姓做点实事,他们就去信访局反映多次,还是让回家等着。“我们这些拆迁户就盼望着督查组能早点来!早点把那些吃人饭不做人事儿的官员们换掉!”宋宇坤气愤的说。
本来是一项惠民工程,却由于政府的不作为和“地头蛇”们的作怪,不但没有惠民,反而成了地地道道的害民工程,成了扶余一大丑闻,导致回迁户们流离失所、苦不堪言、怨声载道!这事怎么看,都令人感到匪夷所思、感慨万端。人们不禁要追问:当地政府到底是干啥吃的?那些口口声声不忘初心的官员们,你们能干点人事儿不?能不能不光喊口号?对于那些光喊口号不干人事儿的官员,纪委、监察部门、督查组和上级领导们是否应该考虑对其降级或处罚?是否应该让其早日离开?希望此事能够引起巡视组或督查组领导们的高度重视,不要让严重败坏党和政府形象的这样的丑闻再发生了,让百姓们早日回家!
对于此事,媒体将继续关注并跟踪报道。(记者劲松 杨光)
相关新闻:
拆迁拖了12年,地产商:最大钉子户是刑警大队长和法院副院长
吉林省扶余市棚户区改造12年无法回迁
吉林扶余:棚改14年不给回迁,回迁户们哭诉“我们要回家”!
吉林扶余:官方不作为未完成拆迁反而倒打一耙?!
吉林扶余:棚改15年不给回迁,谁该为此担责?
原文来自法治与社会:http://www.fzshcm.com/society/G2014331NT5D.shtml